电影《柳青》首映 成泰燊称在创作困境时自己成了导演的倾诉对象
2021-08-28 16:03:49
电影《柳青》,5月20日在京举行专家座谈会暨首映礼。导演田波介绍辛苦6年打磨一部影片的种种经历,谈到动情之处落下眼泪。主演成泰燊也和在座专家们分享了自己饰演柳青,希冀于灵魂深处和柳青对话的体验。众多专家则在会上围绕着《柳青》的拍摄技法与立意进行了讨论。 柳青从城市来到乡村,扎根陕西皇甫村十余年,在关中的土地上写下一部《创业史》,更成为“文学陕军”的旗手。在拍摄《路遥》纪录片时,导演田波了解到了柳青这位路遥文学上的导师,深受鼓舞,决定为这位文学大家拍摄一部传记片。 “作为党培养起来的第一批文艺旗手,柳青无怨无悔,始终坚持以人民至上,坚信党的信念,牢记自己的初心,砥砺奋进。当我静下心来阅读他的作品,我自然而然地走近了那个年代,也了解了我们国家如何走向民族独立、民族自强。”谈起自己拍摄《柳青》的初衷,田波感慨万千。而为这部电影奔波6年,也让他在座谈会上落泪。 电影《柳青》导演、编剧田波此次饰演柳青,成泰燊表示懂得田波的不易,更透露在数次陷入创作困境时,自己都成为了导演唯一的倾诉对象。虽然曾出演过多位史实人物,但这次扮演一位作家,成泰燊认为自己需要走入柳青的精神世界,理解他的所行所感。 “我作为一个小演员,在演戏的时候,在时空的隧道当中,常常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真实?我在想,如果柳青先生能走进我的灵魂深处,我会把一切让给他。我彻底让柳青先生的精神在我身上,能够在这个电影当中释放出来。我觉得他的这种真实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良知,这种良知绝对是源头活水,是活生生的,绝对不是概念和文字,或者是观点、文章。”成泰燊感慨万千。 电影《柳青》主演成泰燊电影中,柳青为了扎根农村,换下西装革履,选择剃头发,穿上和老乡们一样衣服的情节让座谈会现场的专家们无不动容。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在谈到电影时表示,影片充满了烟火气,因为柳青就是一位与“生活”这个字眼紧密相关的作家,是人民的作家。他说:“这个柳青跟生活当中的柳青离得非常近,真实的、艺术的还原了柳青的形象。”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《柳青》作为一部传记电影,又极具文艺气息,排片可能无法与商业大片抗衡。中影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中影股份董事长焦宏奋提到,人民院线、校园院线和艺术联盟应当是这类影片的放映阵地。他表示,想让传记电影吸引观众走入影院,需要大量的工作,排片情况也需要理解。但中影作为出品方之一,也会参与、做好《柳青》发行方映的工作。 中影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中影股份董事长焦宏奋虽然《柳青》是田波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,但得到了著名编剧芦苇、著名美术指导霍廷霄的协力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李道新就表示,电影有了这两位知名电影人的参与,艺术水准和影音质感相当不错。在他看来,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柳青精神的传承,需要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和少年儿童们了解柳青,认识柳青,读懂《创业史》,实现精神和文化的接力。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李道新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在会上提到,自己也曾去过陕北柳青的故里,在那样一个苍茫的世界里,他感受到了柳青的文学世界。他提到电影结尾的镜头,柳青站在塬上,看着朝阳升起。这个镜头颇令人动容。邓凯说:“我想,柳青先生如果还健在的话,他看到了这部电影应该会感到欣慰。从这个电影,我觉得他找到了知音。” 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“要想塑造英雄,就先塑造自己。”这是柳青一句广被引用的话语。会上有专家提到,从《柳青》中看到了一个直抵心灵的“情”字,是柳青对人民的情;导演和创作团队对柳青的浓情,以及观众们看过影片后对党、国家和老一辈创业者们的深情。 电影《柳青》在5月21日已上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