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指尖非遗】“釉石榴”辉煌非遗展
2022-12-02 18:29:16
编者注:7月31日,2022年,“新疆好地方”启动新疆19个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新疆美术馆“五彩缤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指尖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。新疆网推出“指尖”·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主题栏目系列报道,带你走进多姿多彩的指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感受指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。 新疆网讯(记者薛玲)石榴开花火红,直径40厘米,高重达20多公斤、长50厘米的石榴釉“和和共生”被发现于新疆19个省市举办的2022年“新疆是好地方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尤为引人注目。 参观者走进支持新疆的19个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“序馆” 釉面石榴晶莹剔透,引人注目 该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。展览共设“序馆”、“缤纷非遗”、“音乐舞蹈非遗”、“指尖非遗”、“云非遗”、“趣非遗”、“趣非遗”7个展区。其中,在“序堂”中安放了新疆和新疆援建19个省市互赠展品40件,其中山东捐赠的博山“釉面石榴”“和河共生”和潍坊红木银镶“锦上锦花”两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出,这些展品充分表达了新疆某家庭与石榴传真的深厚友谊。 许多游客驻足观看、拍照和打卡 8月3日,记者走进“导言厅”,看到东西摆放的展架上,一半的石榴釉面呈现出粉红色的石榴籽,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、拍照、入住。 红色的“石榴”,带着丰收的喜悦,也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。“爸爸,我要吃那个石榴,”一个坐在爸爸脖子上的孩子叫道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釉烧工艺”省级代表传承人孙云浩介绍釉石榴的制作过程。 “釉石榴”、“和和共生”是国家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釉烧工艺”省级代表传承人孙云浩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。在谈到“釉面石榴”的构思时,孙云浩说:“釉面石榴的设计源于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’,命名为‘和谐共处’,就是要传达各民族团结一致,共同发展,通过这件作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。” 现场,一位太阳穴花白的老人拿着手机拍了一根长杆子,从左到右对着石榴,然后从上到下不停地拍视频。一个小女孩拼命地挤在一个石榴前,想把照片装在相框里。过了一会儿,这里爆满了观众,后面的观众会自觉排队打石榴长长的队伍。 “石榴如此逼真,尤其是晶体颗粒,如此诱人,一定是出自工匠之手。”人群中的一位女士说。 据了解,釉烧工艺复杂而困难。它是在14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,通过吹、拉、扭等技术制成的。利用釉料的流动性、可塑性和延展性,将高温熔化后的液态材料瞬间成型,加工成所需形状。釉面石榴历时一个多月的设计开发,从十几只精心挑选的石榴壳形状和均匀的颜色,完成创作。 “为了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,从材料的选择到颜色,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。为了保证研发的成功,我们团队制作了10多个釉面石榴壳。在降温过程中,有8个釉面石榴壳因技术原因破裂。我们选择了剩下的完整的,并打磨到最终的产品,这是最好的一个。 为了保证彼此的作品完好地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的展览,孙云浩还专门为石榴做了支架,并为石榴买了机票,安全抵达迎接观众。 匠人的心铸就匠人的精神。在父母的影响下,孙云浩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26年。这家人的炉号叫“和顺炉”,起源于1917年,属于山东老字号,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,兄弟姐妹们一直在努力保存这一传统文化技艺。 新疆展区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乌鲁木齐的展览馆很受欢迎 “这几天,通过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和新疆非遗传遗产交流学习,感受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,内容丰富,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下一步,我将继续开发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新产品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孙云浩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