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便民网

首页 > 生活 > 健康>为什么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 关于老祖宗的养生智慧

为什么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 关于老祖宗的养生智慧

  以食为天的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关于美食的俚语,,其中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”。

  但这句话乍看之下显得十分的不合理,因为你只要不傻就知道姜是热性的,夏天本来就很热,还要你“吃姜”;冬天要进补,要加油,而萝卜是泄气的,却非让你“吃萝卜”。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让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老祖宗这么说的原因。

为什么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  关于老祖宗的养生智慧

  老祖宗留下一个中华医药-----中医学。流传了数千年,其中许多经典,最著名的就是《黄帝内经》和《伤寒论》。我们就去古老医书里面来探寻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有哪些养生智慧吧。

  《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》,详细阐述了春夏秋和人体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,他们都是相互对应的。古人说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”,冬天是主“闭藏”的,外界万物凋零,一切停止生长,人体的气血也受寒冷刺激而收缩,都藏到身体内部了。过去寒冬人们都烤火,睡热炕,现在条件变了,多数都供暖了,有的室内温度会达20度以上,人是舒服了,但是时间久了会怎么样呢?我们翻开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,“辨脉法第一”,里面说:“十一月之时,阳气在里,胃中烦热”。十一月就是农历“冬至”的那个月,我们都知道冬至这一天是夜最长昼最短,用古人说说法,冬至是一年当中阴气最盛的时候,从这一天就入九了。那么身体外面是阴气盛,那身体里面呢?前面提到了“阳气在里,胃中烦热”,这时身体内部反而是阳气最旺的时候,再加上大家习惯在冬天进补,过多的温热补益的食物吃进去,就会导致胃中烦热,热大了,就要出问题。怎么办呢?我们的老祖宗就想起了秋天埋藏的萝卜,赶紧挖出来,咬上一口,嘎嘣脆,几块萝卜下肚,本来烦闷无比的胃里顿时清爽无比。过不多会儿,噼里啪啦的排几个屁出来,爽!胃里好受了,痛快了,哦,原来萝卜还有如此妙用呢。于是就有了“冬吃萝卜”的佳话。甚至于有人把萝卜称为“小人参”,更出现了很多五花八门的谚语,像什么“萝卜上市、郎中下岗”、“萝卜进城,医生关门”、“吃着萝卜喝着茶,气得大夫满街爬”等等。

  为什么吃几块萝卜就能解“胃中烦热”呢?

  中医认为萝卜是凉性的,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说萝卜有“下气、消谷和中、去邪热气”的功效,所以正好解了胃中烦热。

  知道萝卜是怎么回事了,下面再来看看为什么“夏吃姜”?

  《黄帝内经》说,“夏三月,此为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……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。”原来夏天草木茂盛,万物生机盎然,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;此时人体顺应节令,跟大自然的步调一致,阳气由内而外,散发到体表。《伤寒论》说,“五月之时,阳气在表,胃中虚冷”。五月就是夏至的那个月,所以古人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“冬至萝卜夏至姜”。夏至跟冬至正好相反,是一年当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候。因为白昼最长,也就是阳气最旺,相应便是体内阳气最弱的时候;再加上夏天天气炎热,人们为贪凉,会往胃里塞许多的凉东西,比如雪糕、冷饮、冰镇等寒凉之物,很容易加重“胃中虚冷”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夏天容易腹泻、拉肚子。而生姜既可以升阳助阳,又具有温中祛寒的功效,此时吃姜,正好顺应夏季阳气的升发,符合《黄帝内经》所讲的“春夏养阳”的法则;又可以温胃散寒,解除胃中虚冷的现象。“冬吃萝卜”与“夏吃姜”就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对应关系。

  所以有医书说--------冬不养阳,春病必温;春不养阳,夏病必暑;夏不养阳,秋病必躁;秋不养阳,冬病必寒。

  这是由于冬、夏两季没有注意保养自己的真阳元气,春天主生发,却由于肾精肝血不足而使得含蓄收引功能虚弱,从而导致虚火上炎或虚阳外泄,酿成瘟病;秋天

  主收敛,却由于肺气肾精不足而使得收敛统摄功能虚弱,从而导致虚火上灸或虚阳外泄,很容易酿成感冒、发烧和咳嗽等症。

 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说“多食莱菔(萝卜)动气,惟生姜能制其毒”。看看,冬至吃萝卜吃多了,正好到夏至吃点生姜来解毒,看看,大自然就是这样神秘的维系了平衡。

  所以其实很多老话都是有藏着很深的道理的,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以及研究,而不是一味的迷信或者摈弃。

    本文来源: http://m.fzbm.com/shenghuo/29713.html
    上一篇: 冬季补气菜肴 土豆炖牛肉补益又暖胃
    下一篇: 冬天如何预防感冒 适当吃辣食预防感冒